保羅書信
鼓勵用一年時間,從閱讀神的話語(Scripture Reading),細心研讀經文,認真地去學習,默想、操練讀經生活、靈修生活。信徒要有學習的恆心,將經文信息實踐在生活中,讓上主的話語,改變、深化生命,使我們做個行道的基督徒,在基督裡成長,活出美好的見證。
特色:
細嚼經文,仔細研讀,深思反省,實踐真理。
方法:
讀經表按新約聖經保羅書信經文,整理成小冊,提供經文分段和題目,並相關的專題經文,幫助信徒研讀。
本會(加拿大漢語聖經協會 )更會舉辦「讀經講座」,配合每日經課進深。所謂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盼望你付出的努力,得到豐碩成果,在屬靈生命上長進得益。
新約聖經共27卷書,其中13 卷是保羅所寫的書信,它有下列編排分類:
一. 按對象編排
a. 致地方教會的書信:
羅馬書、哥林多前後書、加拉太書、以弗所書、腓立比書、歌羅西書、帖撒羅尼迦前後書。
b. 給個人的書信:
提摩太前後書、提多書、腓利門書。
c. 特點
教會書信鋪排,先於個人書信 。
書信排序,按照書信長短篇幅,長篇先於短篇書信。
二. 以教義爲中心之分類
a. 救贖性 (Soteriological):羅馬書、林前後、加拉太 ─ 以十架救恩(Cross) 爲中心。
b. 基督性 (Christological):弗、腓、西、門 ─ 以基督(Christ) 爲中心。
c. 末世性 (Eschatological):帖前後 ─ 以基督再來(Coming) 爲中心。
d. 教會性 (Ecclesiological):提前後、提多 ─ 以教會(Church) 爲中心。
三. 按寫作年代之分類
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的著作 (徒15:36-18:22):有加拉太書 (徒18:23-21:15);另外,帖撒羅尼迦前後書。
保羅第三次旅程上的著作,計有:哥林多前後書和羅馬書。
監獄書信:保羅首次被囚在羅馬時的著作,包括:以弗所書、腓立比書、歌羅西書、腓利門書。
教牧書信:保羅後期寫給接班人的信,有提摩太前後書和提多書。
四. 保羅各次行程中寫成的書信之分類
a. 寫於第一次宣教旅程後: (1) 加拉太書 ?
b. 寫於第二次宣教旅程中: (2) 帖撒羅尼迦前書?、(3) 帖撒羅尼迦後書。
c. 寫於第三次宣教旅程中: (4) 哥林多前書、(5) 哥林多後書、(6) 羅馬書。
d. 寫於第一次羅馬監獄中: (7) 腓利門書、(8) 歌羅西書、(9) 以弗所書、(10) 腓立比書。
e. 寫於第一次羅馬監獄後: (11) 提摩太前書、(12) 提多書
f. 寫於第二次羅馬監獄中: (13) 提摩太後書
一. 背景
保羅寫書的目的是為訪問羅馬教會作準備。保羅的計劃,他先在羅馬信徒當中工作一段時期,然後在他們幫助下繼續前往西班牙。更重要的,他希望藉著闡明福音的真諦,澄清當地信徒(猶太裔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)對福音的誤解,從而消解彼此之間可能潛在的衝突和糾紛。一般認為寫作日期約在主後50年代中期。
二. 主題信息
- 「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至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『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』」(1:17)
- 全人類不管是猶太人或外邦人,都處在罪的權勢下,只有相信耶穌基督才得稱為義,與神有合宜的關係。
- 當人和上帝關係和好後,人將獲得與基督連結的新生命,得稱為義。神的靈使他從罪和死的權勢下得釋放。
- 保羅討論神律法的目的 (5-8章),以及神的靈在信徒生命中的功效。
- 上帝對人類的計劃中,猶太人和外邦人,所扮演的角色。上帝要藉耶穌基督,使全人類都得到祂的恩典。保羅相信猶太人不至於永遠拒絕耶穌。
- 基督徒應有的生活態度,特別強調要以愛心跟人相處。他提到基督徒事奉神、對國家、對別人的責任,以及良心等問題。
三. 大綱
a. 序言和題旨(1:1-17)
b. 人類需要拯救(1:18-3:20)
c. 神拯救之道(3:21-4:25)
d. 在基督裏的新生命(5:1-8:39)
e. 神計劃中的以色列(9:1-11:36)
f. 基督徒的行為(12:1-15:13)
g. 結語和問候(15:14-16:27)
保羅書信
鼓勵用一年時間,從閱讀神的話語(Scripture Reading),細心研讀經文,認真地去學習,默想、操練讀經生活、靈修生活。信徒要有學習的恆心,將經文信息實踐在生活中,讓上主的話語,改變、深化生命,使我們做個行道的基督徒,在基督裡成長,活出美好的見證。
特色:
細嚼經文,仔細研讀,深思反省,實踐真理。
方法:
讀經表按新約聖經保羅書信經文,整理成小冊,提供經文分段和題目,並相關的專題經文,幫助信徒研讀。
本會(加拿大漢語聖經協會 )更會舉辦「讀經講座」,配合每日經課進深。所謂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盼望你付出的努力,得到豐碩成果,在屬靈生命上長進得益。
新約聖經共27卷書,其中13 卷是保羅所寫的書信,它有下列編排分類:
一. 按對象編排
a. 致地方教會的書信:
羅馬書、哥林多前後書、加拉太書、以弗所書、腓立比書、歌羅西書、帖撒羅尼迦前後書。
b. 給個人的書信:
提摩太前後書、提多書、腓利門書。
c. 特點
教會書信鋪排,先於個人書信 。
書信排序,按照書信長短篇幅,長篇先於短篇書信。
二. 以教義爲中心之分類
a. 救贖性 (Soteriological):羅馬書、林前後、加拉太 ─ 以十架救恩(Cross) 爲中心。
b. 基督性 (Christological):弗、腓、西、門 ─ 以基督(Christ) 爲中心。
c. 末世性 (Eschatological):帖前後 ─ 以基督再來(Coming) 爲中心。
d. 教會性 (Ecclesiological):提前後、提多 ─ 以教會(Church) 爲中心。
三. 按寫作年代之分類
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的著作 (徒15:36-18:22):有加拉太書 (徒18:23-21:15);另外,帖撒羅尼迦前後書。
保羅第三次旅程上的著作,計有:哥林多前後書和羅馬書。
監獄書信:保羅首次被囚在羅馬時的著作,包括:以弗所書、腓立比書、歌羅西書、腓利門書。
教牧書信:保羅後期寫給接班人的信,有提摩太前後書和提多書。
四. 保羅各次行程中寫成的書信之分類
a. 寫於第一次宣教旅程後: (1) 加拉太書 ?
b. 寫於第二次宣教旅程中: (2) 帖撒羅尼迦前書?、(3) 帖撒羅尼迦後書。
c. 寫於第三次宣教旅程中: (4) 哥林多前書、(5) 哥林多後書、(6) 羅馬書。
d. 寫於第一次羅馬監獄中: (7) 腓利門書、(8) 歌羅西書、(9) 以弗所書、(10) 腓立比書。
e. 寫於第一次羅馬監獄後: (11) 提摩太前書、(12) 提多書
f. 寫於第二次羅馬監獄中: (13) 提摩太後書
一. 背景
保羅寫書的目的是為訪問羅馬教會作準備。保羅的計劃,他先在羅馬信徒當中工作一段時期,然後在他們幫助下繼續前往西班牙。更重要的,他希望藉著闡明福音的真諦,澄清當地信徒(猶太裔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)對福音的誤解,從而消解彼此之間可能潛在的衝突和糾紛。一般認為寫作日期約在主後50年代中期。
二. 主題信息
- 「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至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『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』」(1:17)
- 全人類不管是猶太人或外邦人,都處在罪的權勢下,只有相信耶穌基督才得稱為義,與神有合宜的關係。
- 當人和上帝關係和好後,人將獲得與基督連結的新生命,得稱為義。神的靈使他從罪和死的權勢下得釋放。
- 保羅討論神律法的目的 (5-8章),以及神的靈在信徒生命中的功效。
- 上帝對人類的計劃中,猶太人和外邦人,所扮演的角色。上帝要藉耶穌基督,使全人類都得到祂的恩典。保羅相信猶太人不至於永遠拒絕耶穌。
- 基督徒應有的生活態度,特別強調要以愛心跟人相處。他提到基督徒事奉神、對國家、對別人的責任,以及良心等問題。
三. 大綱
a. 序言和題旨(1:1-17)
b. 人類需要拯救(1:18-3:20)
c. 神拯救之道(3:21-4:25)
d. 在基督裏的新生命(5:1-8:39)
e. 神計劃中的以色列(9:1-11:36)
f. 基督徒的行為(12:1-15:13)
g. 結語和問候(15:14-16:27)